血清病型反应

注册

 
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

浅谈药疹病因类型 [复制链接]

1#
白癜风微信群 http://hssb.com.cn/fengshang/sscl/20201229/596.html

某天,皮肤科诊间进来一位63岁女性病人。主诉:全身红斑,水疱伴发热2天,口腔、外阴糜烂1天。

医生进一步询问病史

患者16天前因“三叉神经痛”口服卡马西平片,2天前出现发热,体温最高达39.0℃,同时面部、躯干、四肢出现红色皮疹,伴瘙痒,1天前口腔、外应出现红斑、水疱、糜烂,伴疼痛。

疾病似乎与服用卡马西平片有关系。诊断“药疹”?

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或皮肤的药物不良反应,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体内引起皮肤黏膜的急性炎症,重者可伴有全身中*症状及多系统累及。

常见途径为口服,注射(肌肉注射、静脉注射、局部封闭),其他有昔日、灌肠、栓剂、含片、漱口、滴剂、直流电离子导入以及外用药物吸收,也可以隐蔽方式,如进食注射过青霉素乳牛的牛奶。

药疹是皮肤科临床最常见的疾病之一,发病率2%-5%。

病因

引起药疹的致敏药物超过多种,临床上常见致病药物主要有:

抗生素:青霉素类、头孢类、喹诺酮类、磺胺类、抗结核病等;

解热镇痛药:阿司匹林、卡马西平、苯妥英钠等;

代谢类、内分泌用药:别嘌呤醇、胰岛素类、降脂降压药等;

血清制品、中草药、其他如生物制剂、分噻嗪类药物、抗肿瘤药物等。

药疹的类型与常见致敏药物

药疹发病机制

1、免疫反应机制

仅见于少数有一定免疫病理基础的个体,其免疫机制可涉及Ⅰ-Ⅳ型免疫反应;

用量不超过常规剂量;

一定的潜伏期:初次用药4-20d(平均3天),已致敏者再次用药数分钟至数小时即可发生;

交叉过敏—药疹治愈后,再次使用与致敏药物结构类似的药物,再发药疹;

多价过敏—药疹高潮时,对原致敏药物结构不同的药物也可发生过敏;

抗过敏治疗有效

一种药物在不同人可发生不同类型药疹,同一类型药疹在不同人可由多种不同药物引起。

2、非免疫反应机制—药理学可预测得到的,常与剂量有关

药物固有理化特性

药物*性反应

遗传背景

药物代谢的个体差异和不耐受,如酶缺陷或活性受抑制

药物间的相互作用,即一种药物影响另一种药物代谢

药物引起的生态学失衡

药物作为光能的受体起作用

药物直接作用于肥大细胞,使其释放组胺或药物直接活化补体

药疹与病*感染密切相关

EB病*引起的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使患者使用氨苄西林后皮疹发生率%,换届后再次服用则不发生药疹;

CMV感染者口服特比萘芬易诱发药疹,感染恢复后同样用药则不发生药疹;

HIV感染者或AIDS患者若使用氨苯砜、卡马西平、青霉素类、喹诺酮类、磺胺类等药物,很容易诱发药疹;

卡马西平、布洛芬诱发的药物超敏梵音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高滴度HHV-6IgM和IgG抗体,皮损中也发现HHV-6DNA。

药疹的诊断要点

发病前明确的用药史,潜伏期:首次1-3周或更长,再次用药数小时或数日,发病突然,进展较快,伴瘙痒或疼痛。皮疹呈多形性,多对称分布。发热等全身症状,重症伴高热中*症状多腔口多脏器损害。使用致敏药物后皮疹可减轻或消退,排除其他因素如感染、原发性疾病所致皮疹。同一药物在不同个体可发生不同类型的药疹,同一类型的药疹又可由不同药物引起。

常见药疹的临床类型

1、麻疹型或猩红热型药疹

2、荨麻疹型药疹

3、固定型药疹

4、多形红斑型药疹

5、重症多形红斑性药疹

6、大疱性皮肤松懈型药疹

7、剥脱性皮炎型

8、药物超敏反应综合征

9、急性泛发性发疹性脓疱病

10、紫癜型药疹

分享 转发
TOP
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